用创新的思维构建创新生态
从体制机制上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马新华:一是科研组织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国内科技创新资源相对分散,项目设置不够集中高效,“一个整体、两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加强分工协作和信息共享,形成更强创新合力;海外技术支持整体力量需要加强,特别要强化对作业者项目提供稳定的一体化科技支撑。
二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有待健全完善。科研院所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有所下降,“生聚理用”机制仍需健全,“高精尖缺”人才引进渠道不畅,跨单位、跨学科的人才交流合作存在壁垒,青年人才成长通道有待拓宽,与油田、海外双向交流锻炼机制仍需加强。
三是创新创效活力释放还不够充分。科研经费管理规定相对繁琐,经费预算和执行等事务性工作占据科研人员不少精力。薪酬分配的价值导向还不够突出,差异化考核和精准激励机制仍需完善,成果转化创效的通道还需要进一步拓宽。
杨虹:国家这两年出台了大量促进创新、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文件,集团公司也出台了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正在不断推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但是科研院所在落实科技改革政策时,常常受制于其他管理制度的约束,也就是说存在不同制度的冲突,存在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导致国家和集团公司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红利不能真正转变为激发科技创新的动力与活力。旋转喷射器。
曾兴球:实施创新发展,最重要的是企业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一个创新型的企业,其领导人必定是一个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人。判断企业领导人是不是真正的企业家,是不是具有企业家精神,按照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的说法,首先就是看你是不是敢于创新。“创新是判断企业家的唯一标准”。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领导者,一是热爱技术,二是能够洞察技术市场的前景,带领员工不断探索新技术。
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理念,主动改革陈旧的管理方法。企业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和释放人的潜能,企业领导人应当成为具有科学精神的企业家,带领员工在研发新技术的道路上不懈探索,致力于本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旋转喷射搅拌器。
如何打破界限,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活力
曾兴球: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绝不是靠少数天才人物就能达到目标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关键在于构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切实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培养科研尖子人才。人才能不能留得住、留住了能不能干得好。干不好,暂时留住,他还是要走的。吸引科研人才,一是要有研究题目,有活干;二是有人支持他干;三是干好了要鼓励,失败了也鼓励继续干。形成一种搞科研光荣、搞科研受尊重,埋头搞科研为国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要认真研究改革现行科技体制。从课题设计、资金投入、成果审查、技术转化、科研奖励、职称评定等,要有一套科学的程序和务实的标准。市场化,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市场化,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用合理的机制,推动科技发展,才能迎接科学的春天。
马新华: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一是提速人才成长步伐。依托重大项目研究、海外技术支持、研究生教育及高端技术培训平台,加速石油科学家、国际化人才和青年英才培育,完善“双序列”岗位动态管理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广阔舞台。
二是深化考核分配机制改革。全面建立价值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构建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设置优秀创新团队专项奖励,设立产业奖和成果孵化资金池,全力打通成果转化创效“最后一公里”,丰富激励分配手段,让奋斗者有奔头、得实惠。
三是积极营造有利氛围。强化党建引领,大力弘扬石油科学家精神,倡导以奋斗者为本理念,持续提升科研条件和创新环境,引导科研人员矢志创新创效。
杨虹:在科研院所中迫切需要推进“去行政化”,提高科研人员在科研工作中的话语权和地位,推进完全项目制管理和“双序列”改革,加强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设计,增加科研人员的荣誉感和对未来发展目标的明晰度。
迫切需要落地的政策是:完全项目制和“双序列”改革。尽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在科研院所中全面推进项目制,明确项目长与处室长的职责定位,给予项目长在技术路线、项目人员选择与考核评价、经费使用、奖金分配等方面的主导权。落实“双序列”职级体系,给予技术职级与对应行政职级相同的办公、差旅等待遇,提高技术人员的荣誉感;及时开展集团公司层面的首席、高级技术专家选聘。(李延平采访)